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 Soochow University,简称SCU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于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后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校徽
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 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之二十六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葛赉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及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
1915年,以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著名的法学专家,如王宠惠、吴经熊、倪征(日奥) 、李浩培、潘汉典、杨铁(木梁)等,被人们誉为"华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学院。"
五四运动期间,东吴学生筹组学生会,一般的学生社团则以学术研究、辩论及体育活动为主。东吴大学早期在三位校长的努力下,为日后校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
校旗
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
此后十年各项校务发展成果丰硕令人瞩目。1930年时学校共有文、理及法三学院,十二个学系。在教学方面积极筹款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师资阵容提升教学品质、推动师生以其专业服务社会。校园内主要建筑设施均在此阶段建成或动工。1930年学生人数达755人为全国基督教大学之冠。
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此后八年东吴大学苏州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其间随战况发展演变,两校区或各自迁校或与他校联合办学,虽烽火连天但教学活动未曾稍息。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吴大学师生纷纷自各地返回上海及苏州校园,展开复校的艰巨工作。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并入
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
1982年苏州大学恢复法学教育,设法律系,是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扩建为苏州大学法学院。 2000年5月,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苏大,参加百年庆典,行走母校故道,难舍百年风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于斯,王先生长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资捐建苏州大学法学楼,设立奖学金,以推动苏州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同年,苏州大学法学院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参与建设的公办法学院。
一百年来,苏州大学(东吴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5万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金庸)、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省政协副主席陆军;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副省长吴锡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该校校友。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于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台湾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两年内完成第一栋教学大楼(宠惠堂)及学生活动中心。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汉口街迁到外双溪现址。至此东吴师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校园。在台复校的过程艰辛坎坷,卫理公会及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未予支持,物质条件极其窘困。但在董事会苦心奔走,海内外校友及教会热诚捐助下,东吴依然坚守严谨校风踏实办学,为东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迁入外双溪校区后的二十年,是东吴大学在台复校后的关键成长期。历经石超庸(任期1957~1968)、桂崇基(任期1968~1969)及端木恺(任期1969~1983)三任校长。石校长任内全心致力教学水准的提升,学生成绩采严格的淘汰率,为学校奠立稳定的根基。1969年教育部终于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大学建制。
端木校长接任后则积极开创发展,任内增设十二个学系、七个研究所、三个博士班,图书馆、哲生楼、音乐馆及教师研究大楼等校舍相继建成,又在台北市贵阳街设城区部,并兴建两栋教学大楼。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校区规模已然成型。爱校的热情凝聚了董事会、全体师生及校友,东吴人凭借着坚强的毅力走过惨淡岁月,培育英才无数,缔造了办学佳绩,也赢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台湾东吴大学经过过去二十年的耕耘,已成为一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此时期的台湾东吴大学发展为两个校区。外双溪校区位于文化风景区,安置文、外语及理三学院;城中校区位于政经文化中心,安置法、商两学院及推广部。两校区均属台北市的精华区域。东吴大学已演变成一有特色、有内涵、有制度的精致大学。历任校长致力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拓展与国际及大陆的学术交流、推行校务运作制度化,并与社区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东吴与附近中小学形成一校群彼此支持。国内各地校友会、系友会及校友总会亦相继成立。
公元二千年东吴庆祝建校一百年,展望未来台湾东吴大学仍将秉持「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以「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的办学理念,培育「朴实热诚坚毅 专业通识宏观」的青年学子。不仅要维护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胜境,更在新世纪致力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清源。
建国前,中国共有14所教会大学,分别是
燕京大学、
齐鲁大学、东吴大学、
圣约翰大学、
之江大学、
华西协和大学、
华中大学、
金陵大学、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湘雅医科大学、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沪江大学、
岭南大学、协和大学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渊源
东吴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监理会在苏州和上海开办的几所学校。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监理会于1939年与美以美会合并改名为卫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后并入上海中西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创办)。
东吴大学实际上是在苏州的宫巷中西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激发了年轻人学习西方知识的热情。1896年,苏州监理会宫巷教堂牧师孙乐文(D.L.Anderson)为回应一群年轻的中国学者学习英语的要求,在苏州开办了宫巷中西书院(Kung Hang School),第一批学生有25人。到1898年11月,学生已超过100人。
1899年,监理会决定在苏州开办一所大学。1900年12月该校董事会在上海组成,孙乐文被选举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新大学取名为东吴大学堂,当时成立文理,医和神学三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东吴大学。1901年6月2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称注册。
1901年3月,宫巷中西书院迁入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东吴大学堂正式开学,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开办之初,只设中学班,学生不足百人。到1905年开始招收12名大学生。该校西学课程大体仿效美国大学,国学则自作安排,分设有文理,医和神学三科和附中数所(分别位于苏州、上海和湖州)。
1904年东吴大学增设医科。
1907年东吴大学首次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中国第一个文学士学位(沈伯甫))。
1908年东吴大学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名称改为“Soochow University”。
1909年东吴大学颁授三个医学士学位,后未继续(1912年医科撤销)。
1910年东吴大学增设神学科。
1911年3月,孙乐文去世,校董会选举同一宗派的上海中西书院的校长葛赉恩(J.W.Cline)为东吴大学的新校长。这一任命也就使上海中西书院与东吴大学合并组成了东吴大学的文理科。当时大学生人数为50名左右。
1912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神学学士学位(同年神学科撤销)。
1915年东吴大学于上海昆山路中西书院原址设立法科。颁授第一个理学士学位。
1917年东吴大学颁授中国第一个硕士学位(徐景韩)。
1918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法学士学位。
1927年文理科、法科分别更名为文理学院及法律学院。
1928年东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颁授第一个法学硕士学位(金兰孙)。
192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及理学院。自此东吴大学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文学院及理学院在苏州,法学院在上海昆山路。
院系调整 1952年,在中国教育部和苏南行署教育处领导下,实施院系调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由无锡迁到苏州,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及江南大学数理系被并入此校,改名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冬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于院系调整中撤销,法律系师生转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往上海财经学院。创校52年历史的东吴大学走入历史。
1982年6月,江苏师范学院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成为江苏省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于2000年隆重举行100周年校庆活动,并拟使用东吴大学校名,后遭到原东吴大学大部分校友和教育部反对而未成功。
在台复校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湾,部分教职员、校友随居台湾。1951年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推动在台湾重建东吴大学,但因为法令限制,便先在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立的东吴补习学校,暂以台北市汉口街为校址,当时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3科,另设比较法律1科,限大学肄业两年者报考。1954年7月因办校成效显著,教育部核准成立为东吴大学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4系并附设外文系,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校院。1958年3月迁入位于台北近郊的外双溪之新校址。1969年奉准恢复完全大学建制,随后逐步增设各学系与学院,现已成为包括文学、理学、法学、商学、外语学院等5个学院22个系之综合大学。目前东吴大学除外双溪校区之外,尚在台北市贵阳街设有城中校区。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如今东吴大学已成为台湾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法律系更是闻名遐迩,被认为是台湾最好的法学院之一。有趣的是,东吴大学的英文名称就叫“Soochow University”(苏州大学),它与大陆江苏苏州大学也常有交流。
1951年东吴大学 (苏州)旅台同学会推动在台复校,但因为法令限制,先设立东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暂以台北市汉口街为校址。
1954年7月,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第一间拥有私立大学建制的学院,也是第一个设立会计系的大学。
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由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1958年3月开始迁入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之新校址。
1969年奉准恢复完全大学建制,随后逐步增设各学系与学院。
2000年东吴大学与同源的苏州大学同庆建校一百年。
2004年由前行政院副院长刘兆玄接任校长,即展开多项重大校园制度及建设更新,将东吴明确定位为“一流的教学大学”,连续2年获得教育部教学卓越计划2亿多新台币,为公私立排名第一。也获得政治系校友、富兰克林证券总裁刘吉人捐赠1亿元作为人社院学生双修商学院之奖学金,这也是东吴在台复校53年来,金额最高的一笔捐款。
2008年外双溪校区第一教学研究大楼及第二教学研究大楼落成,为东吴大学带来新纪元。
2008年刘兆玄出任行政院院长后,副校长马君梅暂代校长一职。10月15日黄镇台教授接任校长。
东吴国际超级马拉松
东吴大学自1999年开办东吴国际超级马拉松24小时赛来,除2000年、2006年因故停办2次外,年年都吸引各国好手前来竞技。1999年,林义杰、江丽纹在东吴分别创下全国男子、女子第一个24小时赛的纪录-220公里、138公里(目前男子组纪录保持人为陈俊彦,纪录244公里:女子组纪录保持人为邱淑容,纪录206公里);2002年,日籍的关家良一更在东吴创下亚洲24小时赛的新纪录-266.275公里!东吴大学举办的超级马拉松赛事,除受到全球热爱马拉松好手的重视,东吴大学配合举办的睡衣派对、志工服务,也让参与的同学、参赛者与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东吴国际超马重新复办。
东吴政治系事件
首位政治学系主任(1954-1958)张佛泉亦是与胡适,雷震共同参与《自由中国》创刊的灵魂人物。傅正则兼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1971-1991任教于政治系),于1956年在该刊出版“祝寿专刊”后4年,被警备总部以涉嫌叛乱逮捕。政治系自此遭情治单位长期监视。1981年,校园内出现第一份由学生出资发行的联合班刊《蓄艾》,发表他们对各种政治问题的看法,遭到校方下令停刊。隔年,政治系学生诱发行一份《东吴政治月刊》,因为刊登党外杂志《深耕》的广告,也遭撤销发行。1982年11月9日政治系学生组织的“政治系学会”,为二年级同学举办台北市议会旁听活动,当天下午正好国民党籍议员和党外议员各有一个小组进行质询,于是,该学会的学艺组就委托党外市议员谢长廷办理手续,集体前往旁听。之后情治单位,指控黄尔璇带领大批学生到议会听党外议员的质询,并且数度带领学生鼓掌。身为政治系二年级学生的导师黄尔璇,于隔年5月遭校方“解聘”。政治系遂被教育部勒令减班重创,直至1983年新任主任郭仁孚到任才逐步回复。
前校长章孝慈病逝
1992年任东吴大学校长并兼任国民大会代表的校长章孝慈,于1994年11月14日在北京进行学术访问时中风并陷入昏迷,于北京治疗数日后,以飞机经香港转送回台湾治疗。虽然他此后从未清醒,但仍获东吴大学校方保留其校长职务,直至卧病一年多后过逝,至今昔日校友仍会回忆章孝慈于任内倡导学术自由礼聘李敖任教,以及固定清晨于操场跑步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