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湘泉雅集古玩交流网 http://www.quancang.com/
贺扬灵,字培心,江西永新人.当年为适应战区形势,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于1939年1月在於潜西天目山禅源寺建立“浙江省政府主席兼国民抗敌自卫团总司令行署”,代行浙江省政府职权,下设秘书、政务、军事三处。1939年冬该行署改称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浙西行署设主任一人,就由贺扬灵担任.贺扬灵主张积极抗日,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组织村民营救美国空军杜利特尔1号机组5人。当时,黄绍推荐原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区专员贺扬灵任主任。此举颇有其他缘由,是黄绍考察了贺扬灵政历及当时在绍兴一段时间的表现后确定的。贺扬灵于一九二五年毕业于武汉高等师范中国文学系。后曾跟随陈铭枢参加过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逃往日本,次年回国即投靠陈立夫,任中央政治学校教官。他在武汉读书时,曾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但后来却投靠了国民党,学到一套玩弄权术的手腕。他到处宣传与共产党有“杀父之仇”,凭这一招他顺利地踏进了国民党官场。黄绍当内政部长时,贺一度充当随员同往内蒙古考察行政,朝夕与共,博得黄的器重。黄主浙后,他又当上了浙江省政府委员。可是他并不满足这个虚位,为争有个实权,有一次当他见到黄绍在怒斥那些怕到前线地区当官的人时,他却主动请缨上前线去。于是,一个有相当实权的兼任“第三区(绍兴)行政督察专员”的职位垂手而得。上任后,当黄绍喊出“收复失地”的口号时,他应声喊得更响亮、更具体动人,高喊:“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他在绍兴任职一年多,的确也有过值得称道的事。在他领导的“三区”下属的绍兴、萧山、诸暨、富阳、嵊县、余姚、上虞等县,在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间,在中共宁绍特委的推动下,当地的抗日气氛曾很浓烈。各县都成立了“战时政治工作队”、“妇女工作队”、“流动施教团”等抗日宣传团体和政治工作机构,办起了各种政治、军事训练班,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抗日武装。在专署下,还组建了“妇女营”、“青年营”、“少年营”,又办了“战旗剧团”,出版了《战旗杂志》,使人耳目一新。由于黄绍的积极抗战,大力支持贺扬灵的一切工作,贺在绍兴时期的工作是有所建树的。一九三九年三月,周恩来同志视察绍兴时,对“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的口号和战斗活动,曾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也有力地吸引了大批青年,形成以抗日爱国为己任,以投笔从戎为光荣的社会风气。
贺扬灵自就任浙西行署主任后,下辖杭嘉湖三个专区二十二个县的沦陷和半沦陷区。他授意手下,要极力宣传所谓“前方看浙西,后方看赣南”的口号,那时蒋经国在江西赣州(赣州专区)任“行政督察专员”,曾被誉为“蒋青天”,赣南地区也被称为“模范的新赣南”。贺也有意创造另一个国统区的“模范地区”。所以他在就任浙西行署主任后,除了把他在绍兴工作期间的一副班底统统拉到浙西以外,还把曾在绍兴“三区”行之有效、显示政绩的那一套施政方针和活动方式也如数搬到天目山,并进一步加以发挥。先后重建“青年营”、“妇女营”、“少年营”,并打算扩充为“特务营”。他在绍兴曾办过大小各种战时训练班,但规模不大。到天目山后,他把原来浙西行署政务处王力航等筹建的“浙西政治军事训练团”,改为“浙西行政干部训练团”,自兼主任。在绍兴他曾以“战旗”统一命名,办剧团、办报刊、出版社,但未一一如愿。到浙西后,除了以上三个以“民族”命名的文化机构以外,还有“民族书院”、《民族周刊》,还准备出版《民族月刊》,后因与办《民族月刊》的沈达夫意见不统一,终未办成。依沈意见要办成文艺性刊物,但贺扬灵要办成纯政治性的,为此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