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尔舞厅衣帽证LITTLE CLUB 91(号)
静安寺路跑马厅畔,玲珑馆舞厅,又称立德尔舞厅。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上海最早的跳舞场是外白渡桥北堍的理查饭店(今浦江饭店)和近南京路上的卡而登戏院(今长江剧场),但限于洋人享用。民国11年(1922年),华人开设的一品香旅社(解放后改为市农委招待所)举办交际茶舞,开上海跳舞之风。民国16年,永安公司(今华联商厦)开设第一家舞厅“大东舞厅”,伴奏乐队从菲律宾雇来,舞女向社会招聘,经专门训练。此后,上海的舞厅迅速发展,伴舞成为一种职业。至民国35年,有米高美、仙乐斯、百乐门、维也纳、大都会、丽都、新仙林、立德尔、扬子、华都等大小舞厅29家,舞女约3000人。
民国35年11月,国民党的国民代表大会以“妨害风化”为由,制造出“禁舞”的提案。民国36年下半年,国民党行政院颁布“禁舞令”,上海市政府接着宣布上海将实行分批抽签禁舞的办法。1949年12月,据公安局统计上海舞女有14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