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
1937年8月25日,红军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二方面军(第二、第六军团)、红27军、红28军、独立第1、第2两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之一部等部,合编为陆军第120师,以贺龙为师长,肖克为副师长,周士第为参谋长,关向应为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为副主任。全师共14000人。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关向应任120师政治委员,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8月29日,中共中央宣布了政治局常委23日决定:由贺龙、关向应、肖克、甘泗淇、王震组成120师军政委员会,贺龙为书记。1937年9月2日,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八路军120师召开抗日誓师大会。9月9日,120师师部、358旅、359旅(欠1个团)及5月份组建的教导团共8227人乘木船东渡黄河,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晋绥根据地,东与晋察冀边区相连,西与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依,东南面紧靠晋冀鲁豫。它是延安的屏障,也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日军与蒋介石集团都对此地区虎视眈眈,以政治、军事、经济等综合手段妄图毁灭中共的战略枢纽。
1940年10月15日在兴县成立了晋西北抗日武装自卫队总部。10月26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晋西北军区,并且同意贺龙、关向应建议:在晋西北成立4个军分区,由120师和新军旅级机关兼军分区机关,由旅或纵队首长兼任军分区首长。1940年11月7日,晋西北军区在兴县成立。中共中央军委任命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委,续范亭为副司令员,周士第为参谋长,甘泗淇为政治部主任。晋西北军区的成立,标志着贺龙、关向应领导的晋西北军事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20师修械所
起初,120师修械所是随军修械,活动在晋西北一带。1938年12月,120师奉命挺进冀中平原,开展游击战,修械所除留部分人员在晋西北外,大部分人员在所长杨开林的率领下随军在河北省阜平、灵丘一带修理枪械。
1939年12月,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发动了“十二月事变”,阎锡山部在晋西北与日军遥相呼应,向八路军发动疯狂进攻。为了回击敌人的挑衅,120师奉命于1940年2月8日返回晋西北,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赶走赵承绶的部队,建立了晋西北民主政权。修械所也随军返回,主要任务是修理和仿制枪械。职工们用铁轨作原料,用炉火和大锤打锻成零部件毛坯,用人工钻枪管孔并加工出膛线,并于1939年8月成功仿制出两挺哈其开斯机枪。
工卫旅修械所
1938年4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工人武装自卫旅修械所(简称工卫旅修械所)在山西省静乐县米峪镇成立。建所时只有4人,逐渐发展到145人,拥有6部机器,郭耀卿、任学坎先后任所长。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该所4 次搬迁,先后迁到交城县吴家沟、静乐县圪徐沟、保德县扒楼沟等地,“十二月事变”后,奉命迁到牸牛沟与120师修械所合并。
120师修械厂成立后,杨开林任厂长,有职工约200人,工厂下设工程科、总务科。工程科分管机工股、铁工股、钳工股、木工股、材料股、炸弹股、检验股。总务科分管总务股、管理股、财务股和运输队。
修械厂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多种多样。钢——晋绥边区原存旧钢一部分,其余主要是派工人及动员群众随部队破坏铁路,搬回铁轨,用以制造锉刀、机器和枪械的零件等;铁——修械厂购买群众炼的一些熟铁,并在群众中收购一些废旧铁;煤——生活用煤来自清涧、瓦窑堡,生产用煤主要靠晋绥边区3个煤井提供,煤井年产1300万斤,足以保证工厂使用;火硝——由晋绥边区政府发动群众提炼土硝;硫磺——部队攻占太原双交镇硫磺厂时,缴获硫磺 17万斤。
1944年3~4月,字牛沟修械厂的温承鼎和吴奎龙对日造50mm掷弹筒进行改进,将手拉式发火机构改为按钮式发火机构,同时还增设了一个简易瞄准器(也叫分度表)。修械厂根据吕正操司令员的指示,决定用他们两人名字的最后一字,取名“鼎龙式”掷弹筒
掷弹筒的制造在晋绥边区的军工生产中是一件大事。1941年,修械厂根据前线战士的反映,认为日造50mm掷弹筒体积小、质量轻、威力大,操作和携带方便,决定仿制,于年内仿制成功且成批生产。1944年3~4月,温承鼎和吴奎龙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手拉式发火机构改为按钮式发火机构,减少了发射时的摆动,同时还增设了一个简易瞄准器(也叫分度表)。这两项改进,提高了掷弹筒的射击精度,使命中率达到 94%,此外还提高了射速,增强了战斗力。这种掷弹筒经过实战检验,深受部队指战员的欢迎。修械厂根据晋绥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谁发明的,就用谁的名字命名”的指示,决定用他们两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取名为“鼎龙式”掷弹筒。
“向应式”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原理,在步枪的右侧增设有活塞杆、活塞筒等部件,活塞杆与拉机柄相连(该枪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44年底,温承鼎和武元章、刘万祥等人开始研究试制半自动步枪。他们用废枪管制出采用导气式原理的样枪,即在枪的右侧增加活塞杆、活塞筒等部件,活塞杆与拉机柄根部相连。为了防止发射时枪口跳动,他们又在枪口增设了一个防跳器。经实弹射击,该样枪达到了实战的要求。1946年7月21日,晋绥军区政委关向应在延安病逝,该厂职工为表达对他的怀念,决定将仿制成功的步枪命名为“向应式”半自动步枪。
该厂不仅积极研制新产品,还注重改进原有的生产机器及工具,陕吉泰和张学志两人研制出的一部切爆发管机,提高了工效13.5倍,范明瑞创造的铣火帽的改锥槽刀等工具,不仅节省了原料,而且节省了时间;武斌创造的铣引信丝扣机,工作效率比过去提高了1.5 倍;田佩闵创造的分盘机,可以铣任何齿轮;李成其研制出划火帽保险套;李焕创造的引信重锤划钻,节省人工1.5 倍;赵举进在刀架压板上改进刀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张六义利用废弹尾翼改造成一个铣火帽改锥槽的铣刀等等。这些发明创造充分显示了工人们的聪明才智。1944~1947年,工业部一厂共生产掷弹筒755门,掷榴弹12 0478发,半自动步枪9支,各种机器4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