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隆昌县城4公里外的古湖街道上游村,坐落着一座老式的串架房。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立达学园曾迁于此办学6年。
立达学园是民国时期的一所艺术学校,1925年由匡互生、陶载良、夏丏尊、丰子恺等人在上海创办,时有“武有黄埔,文有立达”的美誉。
在隆昌历时6年,初高中(含农产科)共计有1000多人在此学习过。陶载良在《自传》里写道:“我把立达学园当作耶稣的十字架,从江湾掮到上海公共租界,从‘上海孤岛’再掮到四川隆昌,再从隆昌掮到松江。”
关于立达学园在隆昌办学的这一段历史,知晓的隆昌人并不多。近日,隆昌县诗词楹联学会的杨玉才、兰廷浩、李茂江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段历史。
战火中,立达学园南迁隆昌
上海立达学园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匡互生。“五四”运动时期,“火烧赵家楼”是在全国都有名的事件,这把烈火烧掉赵家楼的同时,也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男主角便是匡互生。
作为一名有抱负的青年,匡互生希望通过教育救国。1925年春,他与夏丏尊、丰子恺、陶载良等志同道合的人在上海虹口老靶子路创办立达中学,同年秋,又在江湾租地建舍,改名为立达学园。
学园以《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校名及办学宗旨。通常情况下,一所学校的建立是先有校舍后有学生,隆昌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杨玉才在收集立达学园的资料时发现,该校的建立却恰恰相反。让人欣慰的是,在孙中山、宋庆龄、邵力子等人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立达学园于1925年成功创办。
一开始,大家对于办学就达成了一致意见。相较于传统的学校,匡互生、陶载良等人希望创办一个综合性学园,涉及农艺、美术、音乐等学科。一时间,许多文化名人不计报酬或只领半薪来校任教、做演讲,学园风貌一派积极向上,时有“武有黄埔,文有立达”的美誉。
1932年和1937年,上海先后发生了“1.28”事变和“8.13”事变,上海立达学园处在战争的漩涡中,校舍变为废墟。为了保留教育的火种,陶载良等人在多方打探下,终于在四川隆昌南郊找到了一处适宜办学的地方。
“胡家坝余家大院是个三重堂的大房子,房主余自铭是个文化人,对立达学园很是了解,自然答应把房屋租给陶载良等人办学。”杨玉才等人通过考证发现,这所大房子约有2000平方米,可以容下好几百人。
1940年,上海立达学园南迁四川隆昌。紧接着,在楼峰中学(现隆昌二中)设考场招生,立达园开始了在隆昌办学的历程。
集农艺与学习一体的综合学校
隆昌立达学园位于胡家坝余家大院(现古湖街道上游村8组),校舍是传统的木质串架房,雕梁画栋很是精致,小天井别具风格,风火墙威严耸立,曾经的白墙壁已经变黑变脏。
据隆昌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兰廷浩介绍,陶载良在租得胡家坝余家大院后,便挂起了“上海立达学园中学部隆昌分校”的校牌,积极筹办学校,以便在大后方继续实施抗日救国的教育。
1941年2月,学园开始招收普高班学生。“学校先设高级中学部与高级农艺科及园艺科,秋季招收普高秋季班学生。”兰廷浩说,同年,学园撤去隆昌分校之名,更名为“隆昌立达学园。”
与其他学校纯粹传授知识不同,隆昌立达学园集农艺与学习一体。杨玉才、兰廷浩和李茂江等人通过走访和多方查证资料发现,学园要求学生自备锄头,经常参加农业生产。除此之外,还要养鸡养兔,参加挑煤等劳动。
这种办学理念正好符合匡互生、陶载良等人的初衷。其实,早在上海立达学园创办初期,学校就设有农艺科和艺术专修科,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1928年,学园鼓励学生开辟农场,让学生从事养鸡养蜂和园艺等生产劳动。同年8月,经教育部特许,学园添设农村教育科,培养县、区、乡各级行政人员。
承袭在上海办学的理念,立达学园迁至隆昌后依然集农艺与学习一体。学园农科办有一个酱油厂,做出来的酱油比隆昌本地的口味好很多,学生们自己设计商标,自己销售,很受欢迎。1946年,立达学园迁回上海后,把做酱油的技术转让给隆昌,成为四川名牌“美美酱油”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