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湘泉雅集古玩交流网 (http://old.quancang.com/index.asp) -- 证书、图册、书报、相片研赏 (http://old.quancang.com/list.asp?boardid=115) ---- 木印线装孤本全品---周开锡(1826-1871)著有《汾湖草堂诗草》行世(上下卷一本全)---沈葆桢题笺[长27cm宽16.3cm110面] (http://old.quancang.com/dispbbs.asp?boardid=115&id=38084) |
-- 作者:寒剑 -- 发布时间:2009/3/11 16:59:00 -- 木印线装孤本全品---周开锡(1826-1871)著有《汾湖草堂诗草》行世(上下卷一本全)---沈葆桢题笺[长27cm宽16.3cm110面] |
-- 作者:寒剑 -- 发布时间:2009/3/11 21:14:00 -- 清道光6年(1826)建宗祠于汾湖洲西岸周家垸。该族名人(清)周开锡,原名开A,字绶珊,号受山,行三,志亮公二十一世孙,属定绩房,清国史列传有载,著有《汾湖草堂诗草》行世;周谷城,派名学超,行二,志亮公下定繁房二十四世孙,历史... |
-- 作者:寒剑 -- 发布时间:2009/3/11 21:14:00 -- 船政首任提调周开锡------------------------------沈吕宁 一、周开锡的早期阶段 周开锡(1826-1871),字寿珊 (受三,受山),湖南益阳人。他屡试未中,以在家乡办团练而出名。咸丰三年(1853)入曾国藩幕,是曾幕中4位著名布衣幕僚之一(曾幕中还有一位有名的布衣留美学生容闳),咸丰五年(1855)离开曾营入鄂抚胡林翼幕。胡林翼亦湖南益阳人,周与文希范同为胡幕中重要人物。自咸丰十年(1860)清军三河大败,官文奏请令曾国藩统兵图皖。 咸丰十一年初(1861)周开锡随李续宜赴安徽抚任。曾国藩力排众议,采用周开锡意见,从石门湖起至集贤关,挖长壕、筑堡垒围攻安庆,阻止陈玉成自湖北救援。(1) 陈经过4次援战,因李秀成按兵不动,陈军兵力不足,安庆最终失守。官文、曾国藩、胡林翼、李续宜等皆加冠进爵。曾国藩奏保吴亮才、周开锡、余大胜等10名官员。曾国藩用人不以布衣为嫌,皆能量材录用,因材器使。周开锡藉此步入仕途。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病死于武昌,清廷调李续宜署湖北巡抚。曾国藩遣周开锡及文希范护其灵柩回益阳,料理后事(2)。周开锡出资五千金代胡氏购买族田,以济急需,并起草《胡林翼行状》稿,周、文二人请曾国藩书写胡林翼墓表。(3) 十一月二十八日太平军攻下杭州,将军瑞昌、浙抚王有龄、提督饶廷选皆战死,谕令两江总督曾国藩统辖赣、苏、皖三省及浙江全省军务,令左宗棠自江西率兵入浙,督办浙省军务,浙省提镇以下官兵统归调遣。十二月简任左宗棠为浙江巡抚,力图改变败退形势。同治元年(1862)四月周开锡突然向曾国藩提出辞职,赴左宗棠营。曾国藩四月十七日致李续宜信:“寿珊毅然径去,殊出意外。渠来辞行,面订留眷口在皖,后二日问之,则全眷皆去,并带沈定钧及廖某同赴左营。大约吾二人怕太冷淡,人不乐从,以后当稍变暖热,使人易亲耳。”(4) 左宗棠曾是周开锡的老师,因而也有相当关系。周开锡为何如此匆忙离去,原因不明。周开锡在浙江任温处道,继续和太平军余部在闽浙交界之平阳、泰顺一带作战。(5) 二、入闽工作 同治三年(1864)左宗棠任闽浙总督,兼署浙江巡抚。同年十二月(1865)以闽省吏治、军政积习相沿,奏调周开锡、吴大廷等来闽差委;旨从之。(6)在吴大廷的《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中记有:次年“正月芗泉(蒋益澧)方伯接左公营务处夏小涛(献纶)来书,已奏调四人赴闽:首周寿珊(开锡)、次鄙人、次胡雪岩(光墉)、次张听庵(树I)。”(7)周开锡在闽任延建邵道。因福建布政使张铨庆年迈健忘,左宗棠派令周开锡、吴大廷会办通省厘税局务。张铨庆对所司职务一意推诿,于军饷缓急从不过问;钱粮为藩司衙门专责,并不设法催征,较上届更短解四分之三。左宗棠奏“特参年力就衰之司道,请旨革职”。(8)周开锡在此协助吴大廷设立山南台课厘局,试行厘、课并行之法,说服执反对态度的商人,试行新法后官商均可得益,皆同意改为票运,改革成效明显。(9) 同治五年(1866)八月调左宗棠赴陕甘,续任闽督为保守派吴棠,为此左在离职前对所留下的财政、人事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重要的安排,以确保在闽各项计划得以实施。同年十一月初二,召命福建布政使邓廷垢熬灾芸鸶=展。驶日福建巡胳鬃洌岳罡L┪龈В吹饺吻坝傻涝笔鸱局芸だ怼?10)这是周开锡职位最高的时期。 左宗棠离任前有几项重大安排都由周开锡协助完成,其中重要的有如下数项。 其一是左宗棠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延请在籍守制的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同时调周开锡和胡光墉等为提调,周以布政使职位负责安排船政财务,协助沈葆桢建厂。周在沈葆桢任江西巡抚时,曾由左宗棠派赴广信负责厘金,彼此也有一定关系。上谕令船政首期购买机器等项共需银133800余两,均照左宗棠所筹,先行动款应付,后续不敷之银70000两,即于续拨闽海关每月50000两内支用,而初期建厂工程得以顺利进行。(11) 其二是报免自道光二十五年(1845)五月初一日起,截至同治五年(1866)七月底止,各项闽省官吏养廉作为军需捐摊积欠银,共计1284000余两。清廷官吏正当薪俸甚微,另额外有所谓养廉收入,主要用于衙门办公经费、聘用幕府人员薪金及其它开支杂用等,也用于贴补家庭生活。为避免官吏贪污,称为养廉。而当时“闽省各官养廉,已经奉文核扣减成、减平,额领银数已形短绌;加以捐摊之案层见迭出,所余更属无几,甚有不敷捐扣者”。致使贪廉均无能免累,闽省养廉作为军需捐摊,由1845至1866年21年间全省已累积欠款高达120余万两,官吏无力偿还。“闽省军务甫清,正当革除稗政。臣等窃维欲恤民,必先恤吏;欲行惩贪之令,必先察其致累之原”。免除积欠,稳定官吏的生活,可以对官场进行必要的整顿,有利各项工作的推动。(12) 其三是加给闽省各兵员米价,以往兵员口粮向由粮道散给。因查例价每石只给9钱,不及每石米市价的三分之一,差距很大。经左宗棠与周开锡调查后,趁整顿营伍之际,酌情增给例价,平均于每石米除例价9钱外,另增给银1.1两,计每米1石,合共折给银2两,暂在税厘项下移拨开支,统由司库直接径发,毋庸解道,以省周折。(13)另就地给兵之米粮,各属往往任意延欠,日久渐成无着。而就地发放之米,多行私自折价,给民之征购价,每石仅付五六千文至七八千文,而放给各营每石则折银1.1-1.4两不等。中饱甚多,积习相沿,由来已久,现明定章程,不准格外浮取,统以每石折银2两,就近移营发给。如有不敷,由道另行拨补。“如此变通办理,折征既有定价,胥差无从浮收,闾阎可免勒索之弊。饷由司给,米由道拨,兵丁更无偏苦之虞。”(14) 其四是筹备闽省粮食仓储,同治五年(1866)查明省仓仅存谷62000余石,经周开锡会同英桂奏明提拨厘银采购,奉旨批准后分别于浙江、台湾等处购到谷138300余石,统计先后所购及旧存共计存谷200400余石,妥为分廒收储,以备不时之需。(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1 21:16:18编辑过]
|
-- 作者:寒剑 -- 发布时间:2009/3/11 21:17:00 -- 三、参加船政建设 周开锡等人预感在吴棠到闽后会发生许多意外问题,以后工作甚难开展,提出辞职请求,而遭到左宗棠强烈反对。左以周有护理闽抚及署布政使身份,对后续协助沈葆桢船政建设甚为重要。夏献纶、吴大廷等事先也有风闻。在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中记有:“两院新来,于前任事大有更改。是时,全台绅商知省中大吏意在报复左公宿嫌,图为牵制鄙人之计,知余有意求退也,合辞胪余治绩,赴省吁留;余峻却之。”(16)事实上吴棠上任后,毫不手软,立即制造事端,采用种种手段迫害排挤左宗棠留下的人员,其中主要是湖南籍人员,也包括叶文澜等闽籍人员。 吴棠,字仲宣,安徽盱眙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大挑知县,曾率团练攻打太平军和捻军,咸丰十一年(1873)以道员直接擢升漕运总督。同治四年二月(1865,3)署两广总督,次年八月调闽浙总督。传说慈禧父惠征在征宁太道任上因亏款罢官,病殁于途,慈禧奉母扶柩归京,舟过清河,盘缠殆尽,窘困泊于码头。时县令吴棠之差役误将送其友奠仪300两送到慈禧舟上。吴棠将错就错,索性登舟致祭,更令其家铭恩感泣。慈禧听政后即予以重任,清代以举人出身且直接由道员升迁任总督者很少。 吴棠上任后,船政大臣第一副手、提调周开锡自然首当其冲,有匿名揭帖等,揭发其主要有数条罪状,甚至有牵涉督、抚、司、道大员之叛逆大罪。其一为竹枝词大案;其二牵涉接受知府李庆霖赠给婢女,并由同知沈应奎安顿已出之妾,以及周开锡和吴大廷等人违例用亲兵随行护卫等重大问题,奏报中央政府立案,矛头直指左宗棠。清廷不得不下令侦查,见同治六年二月初六日(1867,3,11),上谕军机大臣等:“英桂奏《道员丁杰交出竹枝词,钞录呈览》一折,据称护巡抚周开锡咨称:‘署藩司夏献纶持有刊本竹枝词,系盐法道海钟所交;询之海钟,则称得自道员丁杰;及传丁杰面询,前后供词两歧’等语。匿名揭帖,例应销毁,立案不行。惟出自丁杰之手,亲供又复支离,不无疑窦,且皆关系地方公事,着英桂面传丁杰切实研诘,究系何人所编?吴棠初抵闽省,无所用其回护,并着会同英桂认真查究。如有挟嫌污蔑情事,必应从严惩办,以杜刁风。词内所指各节,亦当悉心察访,核实办理,毋稍容隐。将此各谕令知之。” 经过多方侦查,过程相当复杂,最终真相大白,所有问题都予以澄清,六月十二日(7,13),上谕内阁有全面的结论,因问题重大,现将主要内容抄录如下:“前因英桂奏:道员丁杰交出竹枝词,牵涉督、抚、司、道大员;当经谕令英桂会同吴棠查明编造之人惩办,并将词内所指各节悉心查访。兹据英桂、吴棠查明实在情形复奏,据称‘词内所指抽收厘税、创造轮船、调员来闽差委等事及道员曾宪德考语前后歧异,并收复漳州、剿办永春州上场堡土匪、崇安斋匪各情形,均经左宗棠奏明有案。其调闽及派委厘差各员亦多籍隶各省,并非尽属楚人。所指左宗棠去闽时绅士攀留一节,前经英桂等据禀陈明:左宗棠以轮船局务俱有眉目,即行料理起程;覆奏后,经绅士再三禀留,均未允行,并无商令绅士挽留之事。所指以厘金充修脯一节,闽省鳌峰书院旧藏正谊堂书板无存,左宗棠设局重刊,考取举贡,筹给膏火,分司校理,系为教养士林起见。周开锡所买师姓之婢,并非知府李庆霖所送。同知沈应奎并未为周开锡安顿已出之妾。英桂因兼署督篆,不能再兼巡抚,奏请以周开锡接护抚篆,并非李庆霖等代为恳求。朱明亮署汀漳龙道印务,距杜义山开缺之期相隔月余,并非当时索印。左宗棠并无以红顶二人扶轿。周开锡、夏献纶现无亲兵随从。惟吴大廷赴任台湾带勇五百前往,并此外委员缉捕护饷,间亦拨勇随行,并非为护卫本员而设。周开锡等亦无遮护楚人’等情,均着无庸置议。按察使衔候选道丁杰所呈竹枝词,查系不知姓名人投入轿中;惟于例应销毁之件不行毁弃,辄复送入官司,实属不合。着交部照例议处,饬令回籍听候部议。左宗棠前在闽省办理军需、厘捐等事,均系地方要务,岂可任令无知之人信口雌黄!所有编造竹枝词之人,仍着英桂等严究办,以儆刁顽。另片奏‘请将不知远嫌之同知议处’等语,知府衔福建尽先补用同知沈应奎充当厘局委员,辄携眷居住藩署,实属不能远嫌;着交部议处。”(17) 沈葆桢对此非常气愤,在同治六年九月二十三日上《船政创始需才折》“奏在船政创始,在在需才,宜固人心,以全大局”,称“周开锡器局宏敞,志虑忠纯,且藩司为度支总衙门,呼应较捷”。 沈葆桢态度极为明确,点名直指吴棠,继续奏道:“臣知督臣胸有成见,然尚冀各行其是,彼此互不相妨。讵意周开锡为匿名揭帖所牵涉者,督臣吴棠明知其诬,以业经病痊之员,谕令续假;委藩司叶文澜,为讼棍陈永禄所翻控, 督臣吴棠明知其诬,以业经咨之案,任听狡展,致滋拖累。周开锡为各员领袖,且甚有功于闽省,叶文澜亦于诸绅中工程较熟,官职较崇,当局者先怀洁身之思,共事者遂有波及之惧。”提出“国家任事,以人人之虑事以心,若人人自危,将事事皆废”。最后请求朝廷:“谆谕周开锡终始其事,专意从公,毋畏浮言,辄萌退志。饬抚臣将叶文澜被控之案,秉公[HT5,6]纟[KG-*2/5]介结,并饬浙江巡抚催胡光墉即日前来,俾臣获收指臂之助,不胜急切待命之至。”同日沈葆桢又奏《李庆霖留局差遣片》敦促船政熟手归队,共创建厂大业。(18)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沈葆桢列传》有记:“六年,命为总理船政大臣。初,左宗棠创议于福州马尾山麓濒江设船厂,未及兴工,宗棠调陕甘;疏言‘非葆桢莫能任’。葆桢释服,始出任事,造船坞及机器诸厂,聘洋员日意格、德克碑为监督;月由海关拨经费五万两,期以五年告成。附设艺童学堂,预募水勇习练驾驶,事皆创立。船材来自外国、煤炭亦购诸西洋,采办尤易侵渔;葆桢坚明约束,一无瞻徇。布政使周开锡为提调、延平知府李庆霖佐局事,皆为总督所不喜,t欲去之;葆桢疏争,得留。藩署吏玩抗,以军法斩之,众咸惊服。”(19) 沈葆桢用人态度鲜明,对人才千方百计予以慰留重用,但对玩抗署吏,也采用了最严厉的措施。 《沈文肃公传略》中记载,署布政使周开锡充船政提调,为匿名帖所牵涉;延平守李庆霖向充船政局员,总督劾其专事趋承,请夺职,勒回籍。公皆抗疏力争,且云:“船政虽系总理王大臣所奏请,而自强之道断自宸衷;为臣子者,均宜激发天良,以纾宵旰。臣官非言责,分属部民;然船政系臣专责,死生以之。乞谕周开锡始终其事,李庆霖仍留局差遣。”(20)沈葆桢此番言论出自肺腑,为国家自强之道下定决心,与船政生死以之。沈葆桢所请皆得旨允行。 到本年冬季,采办外国器具俱已齐备,并雇觅工匠人等,十月后可陆续到闽,为此必须加紧船厂工程,一面赶造船身,配制轮机,同时并举。十月十七日上谕:“着沈葆桢传知周开锡专意从公,毋得畏难退阻;并着马新贻迅催胡光墉克期赴闽,以资差委。道员叶文澜现在已否到局?该员前有被控之案,着英桂、李福泰速为秉公断结。知府李庆霖前经吴棠奏参革职,勒令回籍。兹据沈葆桢奏称该员在局襄办有年,尚无劣迹,着准其暂留船政局差遣。倘复始勤终怠,即着沈葆桢据实参撤,毋稍回护。”(21) 周开锡则免其护理闽抚及署布政使职务,而专司船政提调。吴大廷请假回籍养病,经沈葆桢奏调回船政。胡光墉因赴上海主持西征军需,为弥补空缺,又聘夏献纶为提调,船政管理层人事终得到妥善安排。同治六年十二月(1868,1)吴棠调任四川总督, 调马新贻任闽督,未上任改两江总督。由英桂继任闽督,船政工程在各方努力下,排除种种阻扰得以顺利进展。周开锡等人受迫害长达8个多月之久,终于得到解决,但对船政建设的损失,则无法评估,周开锡等当事人可能也未想到吴棠心狠手辣会到如此地步。 同治六年(1868)十二月二十四日船厂第一号轮船开工,七年(1868)正月初七日 沈葆桢奏报《造船开工日期并陈明船厂情形》一折,称“开造轮船铁厂,关系最重。上年十二月间船台造成一座,所运铁器木料亦已附舶而来,当亲率在事官绅、工匠前赴船坞开工,相机酌办。唯需石、需木、需土、需匠,四者颇难”。上谕“着沈葆桢督饬周开锡等及日意格各员尽心经理,毋以畏难自阻;庶日新月异,共观厥成”。(22) 同治七年三月(1868,4),清廷以畿辅大兵云集,需粮孔亟,饬令英桂拨款,周开锡等赶紧采办京米10万石,由轮船陆续运津,听候提拨。此项米石到津,即由天津道会同道员夏献纶验收,并由崇厚妥速运赴京仓。所有前项米船经过地方,着官文、曾国藩、郭柏荫、丁日昌、何Z等饬令各地方关口概免征收厘税,即予查验放行。由于闽省缺米,部分京米在上海采办,皆由闽海关拨款。周开锡三月十四日动身,二十一日返闽,在沪面见曾国藩,叙谈甚久,回闽后对吴大廷叙及曾国藩对他“颇为眷眷”。(23) 京米采办以后成了每年船政的固定任务,以后各届采购也由船政派员承办。 同年,闽浙总督英桂等奏请因闽省军政废弛,皆因额冗饷薄,未能整饬;经前总督左宗棠先后奏陈裁兵加饷、就饷练兵,请以无论水、陆标营,一概裁员5成;官员同时也酌量裁减。为此制定闽省各营裁兵加饷章程,由陆路提督罗大春将陆路各营裁留官兵汇造清册,经总督英桂会同前护巡抚周开锡暨署陆路提督罗大春核明具奏,接到部复“准行”;均经转行遵办。续准水师提督李成谋复造册送司确核。所有台、澎各营兵额,亦开册呈送分别裁减。因地势情形、急缓之不同,各就所宜而酌定。本项福建精兵裁员加饷整顿措施十分重要,其工作之困难可想而知。周开锡参与了陆路整顿工作。(24) 到本年中,福州船厂已基本建成,除衙廓、厂房、校舍等外,先后筹建铁厂、模子、水缸、合拢、轮机、拉铁、钟表、帆缆、火砖、舢板、打铁等13厂,工人达二三千人。建东、西考工所为工人宿舍,建成前、后学堂,绘事院及艺圃4座学校,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建成远东最大的造船联合企业。在建厂的过程中,船厂的技术力量主要由日意格等洋员负责,管理及财务方面则由周开锡提调等负责。 |
-- 作者:寒剑 -- 发布时间:2009/3/11 21:17:00 -- 四、参加西征
|
-- 作者:寒剑 -- 发布时间:2009/3/11 21:18:00 -- 五、结 语 注释: (作者: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
电子邮箱:xiangquanyaji@sina.com | 网站客服联系QQ:40345895 |
湘泉雅集QQ群一:34740257(已满) QQ群二:25856336 QQ群三:119559204 QQ群四:195143742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 湘泉雅集 | ICP许可证:湘ICP备2001421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