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主题:
民国 益阳樟树国药局总经理 熊永生当年赠送的婚俗瓷盘[长25.5cm宽27.8cm高1.95cm]
评论对象: 寒剑 | 2009/3/10 20:56:00
评论言论: 6 益阳城区百年变迁历史笔记
像住在堤碓码头(这个码头在现在的人民路下首河岸边,也是属新化人的码头)两位帆船运输大户,一个陈姓、另一个卢姓(人称卢老二),这两位是当地有名的开明绅士,新化县琅塘镇人。他们组织手下一百多号人进行装卸麻石的工作。还有“珍记福”(“珍记福” 主要是制作棉纱袜子,解放后“珍记福” 旧址为“珍记福”百货商店,“文革”中改称“益阳市人民路百货商店”)的老板张正矩也是新化琅塘人,和住在“五福宫”(即现在的十六中高中部)下首的戴姓新化人(据说是做木材生意的,原址房屋现还尚存),除了这两位开明绅士捐钱捐物,新化很多在益阳的老板都积极的支持了这项工作。安化帮会(在“石码头”河岸边的下首)的也不甘示弱,组织了在益阳的安化人有钱的出钱、有物力的出物力参与运输麻石的工作。
当时在益阳以经营油盐业、国药业、南货业、金银业、小木业、皮坊业、帽业等绝大部分都是江西人所为,整个城区内林林总总的商铺约有六百家左右,在民国时期益阳工商界中,江西人所占有的资金约百分之六十之多。如经营金银首饰的大户“同亿楼”就有杨升荣,国药业的大户“樟树国药店”就有丁正源、“福昌药号”就有陈鸣九。南货业的大户“怡怡场南货铺”的周云樵,“王裕和药店”的黄老板。木器业的大户“雷鸿盛小木铺”的雷老板。雕花板的大户“怡生和”的李凤池老板。还有油盐业的大户“鸿顺裕油行”曾天喜、曾怡顺,皮坊业的大户有徐发祥等等。
像闻名益阳城区的“九宫十八庙”,在益的江西人就占有“两宫”,一“药皇宫”、二“万寿宫”,还有一个“豫章学校”(建国后改为益阳市四中,八十年代建益阳大厦原有建筑全部拆除),“豫章学校”和“万寿宫”的建筑群规模很大,与之相隔的操坪里有几棵上百年的参天银杏大树,(即使益阳大厦建成后,时至今日我们都还能看到在“大富豪酒店”旁边还有两棵断枝的大银杏树,笔者清晰地记得这正是“万寿宫”正门前两旁的银杏树。)江西会馆建在“豫章中学”上首百米处(大约现在资阳区步行街“大庆舞厅”的下首位置),江西会馆门面不大,进深也不长。但在当时像江西帮会能在益阳建“两宫一校”的帮会绝无仅有。所以,这也体现了江西帮会的财力雄厚,自然也体现在这次的扩建街道中在益的江西人从财力物力上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贡献。
在扩建街道不光是铺设麻石,两旁的下水道同样要建造,这个工程所需的跳板几乎全都是木跳板,这些所需的木板材料几乎都是由益阳人(俗称为“本帮”)开设的锯木场(当时益阳人称锯木场为“架子厂<场>”)所提供。
民国时期益阳木业商行有三个帮会,分别为洪帮、歧帮、清帮(在地域上也称之为“埠”),他们所管辖地段是:洪埠的范围从洪船埠、李家洲、将军庙至学门口为止;歧埠的范围从将军庙以上至青龙洲、谢家河(即现在的黄溪桥)为止;清埠的范围从学门口以下至清水潭为止。在这三帮中地域分布的情况看,歧帮埠基本上是在城区的中心位置,她的经济力量较三帮中之首,其中又以崔文焕、崔德先、崔云洋、崔岳亭为龙头老大,他们不光在城区这一地段中开设“架子厂”,还在乡下有不等数量的田产。像崔岳亭在光复后至四九年这段时间内还很“牛”呢!约在五二年被人民政府判刑后在狱中了此残生。
洪帮、歧帮、清帮在平时的帮会戒律中井水不犯河水,但在益阳城区街道扩建的目标中都和互相配合,为这一城区标志性建筑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在这次扩建街道的过程中,唯一地对老岸边的万寿宫巷子和三益街巷子也进行了扩建。在扩建前这两条巷子和其它老岸边的巷子一样只有约两米来宽,扩建后约三四米来宽左右。(但与此相对应的河岸边巷子没有扩建改造。)
“三益街”的命名是在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由当时在益阳的江苏、福建、安徽三个帮会的商人合资组建饮食、娱乐一条街。“三益街”南北走向约两百来米,但在那年月这里却是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
评论对象: 寒剑 | 2009/3/10 20:56:00
评论言论: 6 益阳城区百年变迁历史笔记
像住在堤碓码头(这个码头在现在的人民路下首河岸边,也是属新化人的码头)两位帆船运输大户,一个陈姓、另一个卢姓(人称卢老二),这两位是当地有名的开明绅士,新化县琅塘镇人。他们组织手下一百多号人进行装卸麻石的工作。还有“珍记福”(“珍记福” 主要是制作棉纱袜子,解放后“珍记福” 旧址为“珍记福”百货商店,“文革”中改称“益阳市人民路百货商店”)的老板张正矩也是新化琅塘人,和住在“五福宫”(即现在的十六中高中部)下首的戴姓新化人(据说是做木材生意的,原址房屋现还尚存),除了这两位开明绅士捐钱捐物,新化很多在益阳的老板都积极的支持了这项工作。安化帮会(在“石码头”河岸边的下首)的也不甘示弱,组织了在益阳的安化人有钱的出钱、有物力的出物力参与运输麻石的工作。
当时在益阳以经营油盐业、国药业、南货业、金银业、小木业、皮坊业、帽业等绝大部分都是江西人所为,整个城区内林林总总的商铺约有六百家左右,在民国时期益阳工商界中,江西人所占有的资金约百分之六十之多。如经营金银首饰的大户“同亿楼”就有杨升荣,国药业的大户“樟树国药店”就有丁正源、“福昌药号”就有陈鸣九。南货业的大户“怡怡场南货铺”的周云樵,“王裕和药店”的黄老板。木器业的大户“雷鸿盛小木铺”的雷老板。雕花板的大户“怡生和”的李凤池老板。还有油盐业的大户“鸿顺裕油行”曾天喜、曾怡顺,皮坊业的大户有徐发祥等等。
像闻名益阳城区的“九宫十八庙”,在益的江西人就占有“两宫”,一“药皇宫”、二“万寿宫”,还有一个“豫章学校”(建国后改为益阳市四中,八十年代建益阳大厦原有建筑全部拆除),“豫章学校”和“万寿宫”的建筑群规模很大,与之相隔的操坪里有几棵上百年的参天银杏大树,(即使益阳大厦建成后,时至今日我们都还能看到在“大富豪酒店”旁边还有两棵断枝的大银杏树,笔者清晰地记得这正是“万寿宫”正门前两旁的银杏树。)江西会馆建在“豫章中学”上首百米处(大约现在资阳区步行街“大庆舞厅”的下首位置),江西会馆门面不大,进深也不长。但在当时像江西帮会能在益阳建“两宫一校”的帮会绝无仅有。所以,这也体现了江西帮会的财力雄厚,自然也体现在这次的扩建街道中在益的江西人从财力物力上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贡献。
在扩建街道不光是铺设麻石,两旁的下水道同样要建造,这个工程所需的跳板几乎全都是木跳板,这些所需的木板材料几乎都是由益阳人(俗称为“本帮”)开设的锯木场(当时益阳人称锯木场为“架子厂<场>”)所提供。
民国时期益阳木业商行有三个帮会,分别为洪帮、歧帮、清帮(在地域上也称之为“埠”),他们所管辖地段是:洪埠的范围从洪船埠、李家洲、将军庙至学门口为止;歧埠的范围从将军庙以上至青龙洲、谢家河(即现在的黄溪桥)为止;清埠的范围从学门口以下至清水潭为止。在这三帮中地域分布的情况看,歧帮埠基本上是在城区的中心位置,她的经济力量较三帮中之首,其中又以崔文焕、崔德先、崔云洋、崔岳亭为龙头老大,他们不光在城区这一地段中开设“架子厂”,还在乡下有不等数量的田产。像崔岳亭在光复后至四九年这段时间内还很“牛”呢!约在五二年被人民政府判刑后在狱中了此残生。
洪帮、歧帮、清帮在平时的帮会戒律中井水不犯河水,但在益阳城区街道扩建的目标中都和互相配合,为这一城区标志性建筑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在这次扩建街道的过程中,唯一地对老岸边的万寿宫巷子和三益街巷子也进行了扩建。在扩建前这两条巷子和其它老岸边的巷子一样只有约两米来宽,扩建后约三四米来宽左右。(但与此相对应的河岸边巷子没有扩建改造。)
“三益街”的命名是在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由当时在益阳的江苏、福建、安徽三个帮会的商人合资组建饮食、娱乐一条街。“三益街”南北走向约两百来米,但在那年月这里却是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