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杂件造像青铜镜钟表-查看评论-金银杂件造像青铜镜钟表-湘泉雅集古玩交流网
湘泉雅集古玩交流网其它藏品研赏金银杂件造像青铜镜钟表 → 查看评论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原创]【一套完整的铁食器】
评论对象: 开心老顽童 | 2009/2/22 2:12:00
评论言论: 我仍保留对这套铁食器是春秋战国的看法

 

一套完整无缺的东周铁食器

(介绍一只铁鼎和三只铁镬的完美组合)
   

—— 作者:易水寒风(开心老顽童)

  在我国,冶铁的发展主要是从战国中期以后开始的,但在某些地区也发现了春秋至战国早期的铁制品,如刀、枪、剑、戟等。在战火频繁的东周列国时代,铁器,主要用来武装军队,由于它比青铜器具有更强的杀伤性能,就逐渐取代了常用的青铜兵器。在饪食器方面,也都是用青铜器制作的,如鼎、鬲、簋等,出土的数量都很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也正因如此,三金时代的青铜器名声大震。而以铁为原料来制作饪食器的,确绝对稀少。建国以后,也很少有出土报导,所以,现在人们很难见到战国时期的铁饪食器,因此,在人们的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只知三金的青铜器,而淡化了当时的铁器,尤其是铁饪食器,从文物价值讲,铁饪食器要比铜饪食器高的很多。
    下面要介绍的这套铁饪食器,其文物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这不仅是因为它数量绝少,更是因为它是一套完整的、有机组合的饪食器,在华夏大地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仍完整无缺,毫无破损,用木棒敲击时,仍能发出宏量的铁器声。当您鉴赏它的时候,不仅使你大开眼界,更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现在,介绍并讨论这一组战国时期的铁饪食器:一鼎三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实物简介:

    铁镬,分大中小三只,笔者认为是豕镬、羊镬和鱼镬。分别蒸煮猪、羊和鱼腊食物,它们有机的组合,共同构成一套宴享宾朋的饪食器。

  大号铁镬:豕镬
重量为15.7KG,高27.5CM,口径41.2CM,壁厚2CM,在离口下7CM的周围,平均分布着六个支撑扳,支撑扳长在9CM至10.5CM范围内,支撑扳宽在4.5CM至5CM范围内,支撑扳厚在0.7CM至1CM范围内。包括支撑在内,最大直径为51.5CM。

  中号铁镬:羊镬
重量为12.9KG,高26.5CM,口径39CM,壁厚1.6CM,在离口下8CM的周围,平均分布着六个支撑,支撑扳长9.5~10.5CM,支撑扳宽4.5~5CM,支撑扳厚0.7~1CM,包括支撑在内最大直径为48CM。

  小号铁镬:鱼镬
  重量为9.5KG,高24.5CM,壁厚1.7CM,在离口下5.5CM的周围,平均分布着六个支撑扳,支撑扳长7~7.5CM,支撑扳宽3.5CM,支撑扳厚05~1CM,包括支撑在内,最大直径为41.5CM。

  铁鼎
  属于浅鼓腹附耳扁足式。重量为8.5KG,总高度为29CM,口径为30.3CM,厚度为1CM,腹底至口处,高度为15.5CM,口边向外翻0.5CM。
鼎耳:耳高4.5CM,上宽9CM,下宽15CM,厚1.7CM;耳孔:孔高2.7CM,孔长8CM,两耳相距31.5CM。
  鼎腿:呈下宽上窄型,总长度为21CM,上宽为3.2~3.5CM,下宽为3.5~3.8CM,厚0.8CM,腿下端至腹底高度为9CM,腿距分别为30CM、31CM和32C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铁镬的讨论
  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器物?
  镬,它的本义是无足的圆底锅。高诱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颜师古注:“鼎大而无足曰镬”。这说明镬就是一种没有腿的圆底锅。这在殷虚小屯曾出土过青铜镬。
        镬的用途是比较广泛的,从这三镬一鼎的组合来看,这套铁镬主要是做为饪食器来使用的。
  到底有没有铁镬?铁鼎?
  关于铁镬,史书有以下记载:
《晋书》曰: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号谯郡太守,元帝皆版为四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出屯庐州,遣参军殷义诣平、雅。义意轻平,视其屋云:“当持作马厩。”见大镬云:“欲铸作铁器。”平曰:“此是帝王大镬,天下定后方当用之。奈何打破?”义曰:“卿能保头而不惜大镬耶?”平大怒,于坐斩义……。
  这说明张平那里有大铁镬,殷义想把它打碎用以铸作兵器。
陆机《洛阳记》曰:“宫墙外以大铁镬盛水,以救火…。
这说明有盛水的大铁镬。
 《墨子(曰).死守》曰:“二十五步一灶,灶有铁镬,容二石以上,为汤。”
  这说明有做汤煮粥的铁镬。
无论用途如何,在历史上,铁镬这种器物的确是存在的。
关于铁鼎,在长沙也曾出土过一个不完整的,实际看到的只有半只存在,那是因为锈蚀严重造成的。

        铁镬,为什么也分豕镬、羊镬和鱼镬呢?
  从这三镬一鼎的组合来看,是作为一套饪食器使用是无可非议的。
在战国时期,楚国和燕国大都用铁器武装了军队,除主要用在兵器外,还有少量的铁饪食器用在了军队的饭锅上,或用于做饭,或用于煮汤,以上说的“二十五步一灶,灶有铁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为行军打合仗,人数众多,在外安营扎寨,用的铁锅数量就会很多。那么,它们在大小上就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在这里边使用的铁镬,也就不可能区分为豕、羊、鱼镬了。
  而这组确不一样,从它的大小尺寸来观察,有很明显的组合标志,把它们按大到小摞起来,正好是“套”的结构,这就说明了它们的不同的用途,否则,分成大小就没意义了。众所周知,在西周的列鼎制度,直至东周晚期才不复存在,在那段历史中,对食牛、猪、羊、鱼腊等食物,有着严格的区分等级制度,形成了一套社会制度,任何人是不敢违背的,人们都在按照各自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等级自觉的执行着。战国属于东周晚期,列鼎制度己基本消失,但在某些地区仍有遵守列鼎制度的可能,同样是饪食器,把镬分成豕、羊、鱼等也是很可能的事。这在史书中也有记载,《仪礼》曰:“雍人陈[鼎五],三鼎在羊镬之西,二鼎在豕镬之西。”这就明,镬确有豕、羊之分。根据这套实物的大小来看,它应该是豕镬、羊镬和鱼腊镬。

  镬与鼎的关系
  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丞于鼎。”这就完全阐明了二者的关系:镬,是用来直接蒸煮肉及鱼腊的器皿,熟了以后,就把它从镬里取出来而放进鼎里面。这也说明,镬是直接的亨煮器,而鼎确不是直接的烹煮器。
  观察实物,鼎与镬的腹部都有一层厚厚的锅灰,说明鼎也经常用炭火烘烤,是当温食器来用的。这也是鼎的主要用途。为进一步说明二者的关系,假设一例说明:当时,有一大户人家,拥有一套铁饪食器,分别为煮猪肉的豕镬、羊镬、鱼腊镬和用作温食器用的一只铁鼎,当宾朋来做客时,如果食猪肉,就用豕镬烹煮,如果食羊肉,就用羊镬烹煮,如果食鱼腊之物就用鱼腊镬烹煮,或者三种都用,各自蒸煮。当食物煮熟以后,就从镬里取出来而放进鼎里食用,时间稍久,鼎里的食物就会凉下来,当需要加温时,就在鼎的下面加些炭火,以保证鼎里的食物始终是温热的。这就是鼎与镬的关系。
  由于笔者认识粗浅,错误一定很多,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斧正。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

电子邮箱:xiangquanyaji@sina.com   网站客服联系QQ:40345895
湘泉雅集QQ群一:34740257(已满) QQ群二:25856336 QQ群三:119559204 QQ群四:19514374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 湘泉雅集    ICP许可证:湘ICP备200142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