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zxd | 2010/6/9 10:36:00
评论言论:
赵寿山(1894—1965) 原名赵生龄,字杜亭,户县定舟村人。1915年毕业于陆军测量学校。先在冯玉祥部任少校参谋,后到杨虎城部。
1926年1月,赵寿山随杨虎城将军打退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刘镇华的围攻。杨虎城部改编,赵任第二混成团团长。
1930年5月,中原大战,杨部参加对冯、阎作战,赵升任旅长,年底任绥靖司令。
1936年春,蒋介石调赵部到陕北进攻红军,他以到外地看病为名,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目睹“一二?九”救亡运动,深感国难迫在眉睫。回陕后,遂向杨虎城上书,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联合共产党与红军,联合东北军等主张。
“西安事变”中,赵寿山受命指挥了西安方面的战斗,并任西安公安局长,维持社会秩序,多次受到中共中央代表团周恩来、叶剑英的帮助和教育。又与彭德怀、任弼时等多次会晤,并提出入党要求。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部十七路军缩编为三十八军,赵任十七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三十八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赵率部于1937年7月21日到达河北保定,先后参加了新安镇一线阻击战和漕河、阜河等战役。10月,赵部扼守山西娘子关正面阵地。在关外雪花山阵地夺取陉井车站,砭驴岭战斗中,赵寿山临危不惧,亲率官兵与日军血战十五昼夜。11月8日,赵寿山接受中国国共产党的建议,转移到离石县碛口一带补充整训。12月,赵回西安途经延安时,受到毛泽东、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1938年夏,赵寿山升任三十八军军长,进驻平陆县茅津渡一带。张茅公路一仗,打得日寇牛岛师团溃不成军。嗣后,三十八军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达两年半之久。日军称中条山是他们侵华的“盲肠”,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称三十八军为中条山的“铁柱子”。
1940年冬,蒋介石下令调三十八军开赴河南,赵寿山深感国共合作无望,遂于1942年10月经彭德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对此极为恼怒,1943年冬调赵到重庆将官团受训,后又以调虎离山,调其到第三集团军任总司令。赵离部队后,揭露了蒋介石的阴谋,三十八军一部2300人,遂于河南起义,1947年3月进入解放区。在邯郸,他受到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的热烈欢迎。到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给予他很高评价,并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前委委员。1949年9月,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建国后,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和陕西省省长、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
赵寿山一生忠诚爱国,思想进步,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深得干部、战土信赖。毛泽东曾说:
“对十七路军的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