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泉圣 | 2010/12/24 23:49:00
评论言论:
雍正皇帝统治时期(1723--1735年),正处在请王朝康、雍、乾三朝盛世之时,他不仅是一位促进清前期社会发展的政治家,而且就当时的官窑陶务而言,也使制瓷业在景德镇御窑厂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时的御窑厂继承了明代官窑的生产方式,皇帝派官督理陶务,实行御器生产专供宫廷使用的政策,将瓷器的生产数量和制瓷工艺提高到了又一个历史的巅峰。雍正官窑生产的瓷器不仅胎质细腻,釉色莹润,而且色彩绚丽、雕绘精工,无论是青花、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还是五光十色的单色釉,都为宫中的生活与陈没提供了大量的陶瓷器皿。然而这些名贵的宫廷瓷器的出现,其原因,除了雍正帝采取了有利于瓷业发展的措施外,促进这时陶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因条件,是雍正皇帝在位时曾颁布过一项"禁铜令"。该项禁令尤其在皇宫内廷体现较为深刻,这就从客观上转移了宫内对黄铜器的依赖,提高了瓷器在宫内的地位,并扩大了它的需求量。可以说,"禁铜令"对此时的官窑陶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禁铜令"产生的历史背景
雍正皇帝颁布的诸多政令中,有一项为保护钱法而颁布的"禁铜令"。雍正一朝虽挟圣祖康熙经济发展的余威,但由于此时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流通货币--铜钱,而这时作为制币的主要原料黄铜生产却显不足,因而出现了"各省未得流布,民用不敷"(《雍正朝起居注》)的状况。众所周知,铜钱的铸造要有合适比例的铜和铅,才能保证质量,利于流通。清初康熙时制钱的比例是铜六铅四,质量较高;而到雍正时,由于铜材匮乏,只有用多加铅的含最去弥补,采用铜铅各半的铸造比例,使钱的铸字模糊,质量极差,给货币的流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私铸之风由此日渐昌盛,以次充好,渔利其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当时出现的"沙板钱"中,铅多铜少并有多处小沙眼;另一种"锤扁钱"小而轻,两个才当一个,这些劣质钱中,每一千中掺上三、四十文便可以合法通行。黄铜原料的匮乏、私铸、伪造增多,便出现钱价高于银价的状况,从而给雍正一朝的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