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重金属 | 2018/4/16 18:33:00
评论言论: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驻武汉代表董必武同爱国进步人士、国民党湖北省建设厅厅长兼省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主任石瑛协商,决定以建设厅的名义,在应城汤池开办“湖北省农村事业指导员训练班”(简称“汤池训练班”)。以培训“合作指导员”之名,培养抗日干部,建立、发展鄂中党的组织,动员广大民众,开展豫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917年,孙中山领导护法战争,王安澜在枣阳大阜山竖旗招兵,称"鄂北靖国军"。马四处奔走,协助筹办军饷,并促使襄郧镇守使黎天才合编王部,共同护法。次年10月,去上海谒见孙中山,12月去日本东京,在"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其间曾资助留日学生200余人,营救因声援"五四运动"而在日被捕学生数十人。1920年6月,赴蒙古考察,10月升任"青年会"主任干事。1922年初,受孙中山之召回国,3月到西安,秘密会晤冯玉祥,冯聘请其为名誉顾问,后经常来往于冯部。4月又会见胡景翼,晤谈中马问胡对孙中山的态度究意如何尹胡提笔写8个字:"人远心近,始终一致"。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请孙中山北上,并派马前往广州迎接。孙中山北上至天津,卧病床榻,马前往报告情况,孙于病床答日:"知之矣!你一定要去日本,须注意日本外交"。1925年5月,马由日返国,访问孙夫人宋床龄,孙夫人说:"已汇款3万元到上海购买药品,你到郑州找冯司令(冯玉祥)转达鄙意,倘西北军需此药品,我先将此项药品付给西北。"6月15日,马到郑州调和冯军与国民党关系时,转告孙夫人意见,冯深表感谢。此后,还以冯的名誉顾问身份,到南阳、邓县、襄阳等地,与方振武、孙连仲等军政要人会晤,宣传"宗教革命"思想。
1932年9月,回乡任枣阳县长,大力改革弊政,撤换县、区、乡三级政权中的豪绅分子;整编团防局为保安队,将全县团丁整编为六个中队,实行编制、粮饷、训练三统一,减轻群众负担多由省拨合作事业专款,群众自愿入股,在鹿头镇办起合作社,经营生活、生产必需品,抵制奸商垄断市场,将鹿头小学改名为"实业小学",另办"实业中学"两班,实行中、小学合校,聘用外籍教师,讲授理化、农艺、卫生等课多学校办有织布厂、肥皂厂、农场,供学生实习。并动员婶母邱瑶洁捐资兴建15间砖木结构的校舍,题名为"忆亲堂"、"瑶洁堂"、"师生堂"。还倡议枣阳各界捐资兴办私立复兴初级中学一所,招生两班90名,自任该校董事长。同时,重视宣传新思想,惩恶治邪。凡群众检举告发盗、匪、淫烟、赌,霸绅等案件,及时查办,概不容情。由于遭地方旧势力和驻枣清乡军独立三十四旅旅长罗启疆反对,被迫离职,避居庐山。后至武昌任湖北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委员兼干事长。不久,再渡日本任"青年会"干事。
"七七"事变前夕返乡,以200亩公学产建合作农场,开办初级实用农业中学,聘请郭正青为代理校长,自任董事长兼名誉校长。1938年,携眷到成都,后旅居香港。1939年4月13日因高血压病卒。
马生前书法秀劲,即在长途旅行中亦随身携带笔墨,每日就寝前,必用毛笔书写日记。在《新青年》8卷11期发表《湖北河南间底风俗》一文近万言,开头用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须鼎革,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成东西"讥讽袁世凯、段祺瑞。1932年9月,马任枣阳县长时,写有《为宰十月记》、《枣阳县乡土志》,遗著还有《三十三年剩话》、《为宰三月记》、《我所知道的国民党革命军与国民党的合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