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及民国时期徽章研赏-查看评论-清代及民国时期徽章研赏-湘泉雅集古玩交流网
湘泉雅集古玩交流网徽章大铜章清代及民国时期徽章研赏 → 查看评论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我的母校....[.泉州培元中学]
评论对象: 凡人 | 2008/2/26 20:53:00
评论言论:
泉州培元中学是1904年由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募捐,聘请英国人、剑桥大学毕业生安礼逊(A.S.Moore.Anderson)来泉州创办的。
清光绪年间,孙中山先生在英国伦敦活动,宣传革命,被清政府派人秘密逮捕,监禁在清政府驻伦敦公使馆,预备押送回中国处治。
当时,安礼逊的父亲任伦敦警察总监,同情中国革命,得知此事,便会同英国外交部出面干涉,迫使清公使馆将孙中山先生释放。
安礼逊因此熟悉了孙中山先生。

安礼逊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创办培元中学,任学校总理到1920年辞职,退任学校董事后,一直为办好培元中学,为中国培养人才而尽心尽力。
办学初期,学校经费由英国长老会募捐得来,后来,安礼逊多次亲赴东亚南各国,广泛发动华侨捐资办学,学校经费来源,实际上主要为华侨捐资。

1913年春,学校购得泉州市西北隅花棚下原清政府火药库遗址(培元中学现校址),同时建“伦敦楼”。
该楼后来因为旅居马六甲的华侨郑成快先生捐白银二万元翻新加层,更名为郑成快楼。
郑成快楼作为学校的办公楼,一直使用到1989年8月,因遭暴风雨部分倒塌,不得不拆除。
当时,学校曾多方与郑成快先生的后裔联系是否由他们重建,未获答复,遂由市政府拨款在其原址建七层实验楼一座。
1992年,培元中学毕业生,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文裕先生临终留下遗嘱,将三万元存款捐给母校培元中学。
学校为激励培元学子学习张文裕先生的崇高精神,爱祖国,爱科学,献身“四化”建设,用张文裕先生的捐款设立“张文裕奖学金”,将这座实验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

培元中学建校以后,得到海外华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日见兴旺。
非凡值得一提得是,1920年1月,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带头向培元中学捐大洋20 元,并亲题“协兴教育”于捐册扉页,同年11月,孙中山先生亲笔为培元中学题词“共进大同”。
1980年5月,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又亲笔为培元中学题词“为国树人”。
拥有两位伟人的题词,是培元中学的殊荣。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和校方多方奔走下,海外华侨捐资不断。
1919年,菲律宾华侨蔡晋益、叶寿等捐资在花棚下(培元中学现校址)建“菲律宾楼”;
1920年2月,安礼逊赴印尼捐款,共得12万盾、其中黄仲涵2万盾、许汉利2万盾、黄奕住1万盾;
1921年4月,学校购得泉州东门广平仓新校址(现泉州市委党校),印尼华侨蒋报企、蒋报擦等捐建“泗水楼”大校舍;
1921年,华侨吴记霍在花棚下建“吴记霍堂”;
1922年1月,安礼逊赴缅甸仰光、印尼爪哇幕捐,得2万8千盾;
1922年9月,中营下第二国民小学(培元附小)建“黄仲涵楼”大校舍;
1923年4月,印尼华侨张氏兄弟捐资在花棚下建“张远记堂”;
1925年2月,安礼逊第二次赴菲律宾募捐,得比索一万七千余元;
1926年10月,校友发起捐款为学校建图书楼,命名为“安礼逊图书楼”,以纪念安礼逊对培元中学的贡献。
“安礼逊图书楼”楼高五层,造型独特,当时在泉州属罕见的建筑,至今已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仍在校园中巍然屹立。

1929年4月,培元中学校友执委会倡议推举成立校董会,校董会由英国长老公会、闽南基督教会、培元校友会组成,推举谢玉铭、吕振中、黄嘉惠、潘清白、陈清源、吴祝三、许锡安七人为校董。

1940年,许锡安先生辞去校长职务,任校董会主席,由王庆元接任校长。
许锡安和王庆元均为培元中学高中毕业生,许锡安191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1920年3月接安礼逊任培元中学校长。
王庆元毕业于协和大学,在协和大学任教,受聘回母校就任校长。

1940年9月,泉州解放,1951年,培元中学改为公办,更名为“泉州第二中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3 21:36:39编辑过]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

电子邮箱:xiangquanyaji@sina.com   网站客服联系QQ:40345895
湘泉雅集QQ群一:34740257(已满) QQ群二:25856336 QQ群三:119559204 QQ群四:19514374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 湘泉雅集    ICP许可证:湘ICP备200142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