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寒剑 | 2012/7/14 23:06:00
评论言论:
黄士衡湖南省郴县(今梆州市苏仙区)人,1889年出生。郴郡联合中学堂毕业后,考入湖南高等中学和广益中学附设大学预科。1913年考取留美公费生,赴美国乌路普莱佑大学、埃阿瓦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湖南大学校长一职,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黄士衡(1889-1978) 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字体楷,号剑平。湖南郴县人。1913年留学美国,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湖南商业专门学校、工业专门学校教授,湖南大学商科学院院长兼教授。1927年起出任两届湖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36年、1945年两度任湖南大学校长。曾选为湖南省临时参议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师范学院研究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院副馆长等职。是民革湖南省委常委、政协湖南省常委。著有《世界史大纲》、《中国移民美国史》等。
建校元老黄士衡校长
编者按
今天,我们撰文回忆缅怀黄士衡老校长的事迹,并将沿着那些早期的开拓者们的足迹继续前进,以期更好地建设湖南大学。
青少年时代严于律己,志于求学
黄士衡(1889~1978),字剑平,号体楷,湖南省郴县永丰乡长冲村人。黄氏家学渊源,黄士衡的叔祖父纯垓是清朝最末一届中选的青年进士之一;其父如瑚为前清秀才,以教私塾为生,英年早逝;其兄体桂接受新思潮较早,清末毕业于湖南岳麓高等学堂,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由于家境清贫,端赖其母勤俭持家、含辛茹苦,给年少的黄士衡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使得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为官清廉、忠于职守的作风。在家庭和父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坚持自学的习惯,打下了浓厚的国学根底。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国家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从穷乡僻野的农村到繁华的大城市的社会实践,使他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以作为立国兴国之本。在治学生涯与学术思想上,他特别推崇梁任公(启超),极为欣赏其所著《钦冰室文集》。在为官之道和生活作风上他仿效曾国藩。而在行知关系上则服膺于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战斗精神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船山先生),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在其兄的资助下,出国前他曾先后就读于湖南省立一中(今长沙一中)和广益中学(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学预科。
留美期间关注中国社会现实
1913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美国艾奥瓦(Iowa)大学文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硕士学位,在美期间,比较侧重于经济社会史,这些造就了他的人文学养以及深邃的经济和历史眼光,善于从大局和长远观察问题,而又长于社会调查和资料考证。
留美后期,他曾在胡适任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1918年第1期上发表《论中国内乱频仍之主因》一文,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的窃国罪行以及严厉谴责北洋军阀祸国殃民。随后又在该刊1918年第4期和1919年第1期上连续发表《中国人患问题之解决》一文,据考证这是20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界最早讨论人口问题的文献。1920年暑期刚回国,8月又曾应湖南省学生联合会(毛泽东、李振翩、张维等人均曾在其中担任过领导职务)的邀请,作了较为通俗的“人口问题”报告(报告原文连载民国九年8月31日和
哥大毕业后,1919年被聘为纽约《民气报》主笔,仍一如既往大力提倡民族气节、反对种族歧视,反对巴黎和会与其后各种条约、协定对我国的侵犯和掠夺,曾撰写过一些颇具影响的檄文,如《斥责美国袒护日本侵略我国胶州》、《反对“兰辛石井协定”》、《斥责陆荣廷卖国求荣》等等。
参加创建湖南大学
由于留美期间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又积极组织参予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包括政治上的和公益性的),接触面很广。在留学归国的同辈中,表现出有较突出的行政管理方面的才能,因此,即使是在无任何政治背景的情况下,也被推到了教育行政的领导岗位上,这也可以说得上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之举。
1920年归国后,历任四川成都高等学校教授兼文史系主任、上海南方大学教授和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教授、校长。1925年11月和1926年1月,在湖南省商专、法专、工专三校合并基础上,先后成立的湖南大学筹备处和湖南大学行政委员会,他被任命为筹委会8位筹备委员之一和10位行政委员之一,因此,他是湖南大学的直接创建者之一,他作为湖南公立商业专门学校的末任校长(1924~1926),将该校完整地带入湖南大学。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成立后共设有法、商、理、工四科,他仍担任教授兼任商科学长。
1927年7月由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他第一次出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由于当时大革命失败,学校停课,为了妥善解决教职员工的生计问题,他想方设法特准并支持各中学开办补习学校,任职仅6个月,即迫于仕途险恶、难以为继而愤然辞职。在湖南教育界无人主持的情况下,1929年2月于危难之时再度出任省教育厅厅长,任职期间,对湖南省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大刀阔斧的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1934年长沙《大公报》刊载周调阳(原湖南省教育厅督学)的《三十年来之湖南教育行政》一文中指出:“他(黄士衡厅长)在职三年,对于全省教育多所改进,如充实湖南大学,整理职业教育,恢复中山图书馆,筹设各县民众图书馆,制订考选留学生办法,召集省立学校校长会议,举行全省教育行政会议,建筑公共体育场,筹开全省教育成绩展览会等,俱其荦荦大者。至于财政绝对公开,用人一采人才主义,则尤令教育界不胜回溯之感。”
以下就其中几条加以说明,以见一斑:
“充实湖南大学” 主要指加强学校实力和提高其整体水平,这源于1929年7月与8月,国民政府相继公布《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规定必须具备3个以上的学院才能称为“大学”,而且要有理、工、农、医之一在内,否则只能称为“学院”。湖南大学于1930年2月即已将原来的“科”改为“院”,下设10个系,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符合标准的。但在随后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却以湖南大学每月经费仅1万余元为由,拟予降格。当时他以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的身份参加会议,在会上据理力争,指出“湘省向来注重效率,以较少的钱办较大的事业。”(参见
“制订考选留学生办法” 1929年他接任教育厅长伊始,就坚持制订了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考选留学生的办法,使可造之才得以脱颖而出,严格地整肃了教风、学风和教育行政纪律。正是这一年,德国给予湖南省2名研究生奖学金名额,经过严格考选出来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深造的两位中学教师何凤山(1901~1997)和李达(1905~1998),两人均成大器,为华人争得了很高的国际荣誉。何凤山在担任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1938~1940),曾冒险为数千犹太人签发赴中国的签证,挽救了他们的生命,这一义举被湮没几十年,何逝世后才被美国历史学家考证出来,2001年初,以色列政府追授他“国际义人”称号,被世界各大媒体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李达长期在国外大学任教,上世纪60年代曾任美国宇航总局(NASA)科研部主任,参与过阿波罗登月计划研究,解决了航天器中液体燃料等在失重状态下的流动问题以及其它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