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寒剑 | 2008/9/27 14:22:00
评论言论:
高希舜,办学桃花江
1931年,高希舜在南京创建国立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内迁到桃花港镇西道光村。1950年订办,12年根扎根在美丽的桃花江畔。培育了大批美术人才。高希舜的高风亮节,应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不失为为人师表、师道尊严。今天,对于那些披着人民教师的外衣,借学生求学之机,刮取钱财的那些校长老师的种种行径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高希舜其人
高希舜(1895~1982)字爱林,别号一峰山人,又称清凉山人。桃江县牛田企石榴市街人。十七岁考入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为同班同学。在学校,毛泽东以文史书法而闻名全校。高希舜则以绘画闻名于同学间,两人关系甚笃。后来毛泽东任一师附小主事(即校长)时,特邀高希舜为美术教师,更加深了两人的情谊,也开启了高希舜从事美术的道路。
1918年,高希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立美专(即北京艺专)。在此深得名家名师陈师曾,姚芒父、王梦白、凌文渊的教授与器重,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该校。学成后曾执教于北师大及其附中,北京务本女子大学,并创办了京华艺专。
1927年,高希舜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工艺学校,从事日本工艺美术的探讨。不入,他的才艺名噪东京。日本画坛称他为“中国画伯”,纷纷前来探讨绘画技术。1931年高希舜准备回国,在东京上板野屋展出了他的120余幅作品。重要的有《访古水陆交战图》、《弱肉强食》、《和平之果》《母XX》、《群鸡白菊雁来红》等名作。高超的画技,轰动了东京。众人纷纷出重金抢购并珍藏之,誉满日本。
1931年高希舜从日本回到南京。他随即用卖画所得的钱作基金,创办“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又称南京国立美专)并自任校长。校址选择在金陵清凉山麓,以后常见他的画以清凉山人署名。该校的创建,不仅得到美术界的赞同,国民政府一些资深人士纷纷上门祝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为该校书写了“勤俭建校”的匾额,高希舜以此作为办校的宗旨。南京国立美专的创建,高希舜以此作为中国美术界著名人士的活动基地。不久,中国美术协会由此应运而生,他被推选为首屈理事。
1937年,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之后,上海南京各机关团体及各个学校纷纷内迁。许多单位按政府的意向,先迁武汉,而后迁往昆明、重庆。而高希舜则将“国立南京美专”单独迁到了桃花江,桃花港西郊的陶宫保第,继续办学。美丽的桃花江,雄巍的浮丘山,哙炙人口的民歌“桃花江是美人窝”,这是艺术创作灵感发生的源泉。这是他作出迁往这里原因。
在抗战胜利之后,他也未将该校迁回南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在此地坚持办学12年(1938~1950)。当年门墙桃李,日后多为中国画坛名宿。如十大画家之一的郑大维及福建的郑岩,北京陈子青,湖南的莫唐,符汇河皆出于他的门墙。由于南京美专在此地办学多年,这里就称为“南京村”。